网上科普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解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解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日前完成实施20年来的首次大修,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预算法回应百姓期待重点修改了哪些内容?传递出怎样的改革动向?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本周接受记者采访为公众详解新预算法。
新预算法折射下一步改革方向
楼继伟说,1995年开始施行的原预算法在今天已难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尤其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有必要全面修改预算法。
他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此次修改突出预算的完整性,政府全部收支要纳入预算管理;遵循预算公开原则,强调预算必须接受社会监督;更加符合经济规律,拓展预算审核重点、完善地方债管理等多处修改,传递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改革方向。
亮点一:政府全部收支入预算接受人民监督
新预算法一大亮点是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如第4条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第5条明确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楼继伟说,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前提。收入是全口径的,不仅包括税收和收费,还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支出也要涵盖广义政府的所有活动;同时,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游离于预算之外、脱离人大监督。
亮点二:避免“过头税” 预算审核重点转向支出预算和政策
原预算法规定预算审查重点是收支平衡,并要求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完成上缴任务。于是在客观上带来预算执行“顺周期”问题,容易导致收入征收部门在经济增长放缓时,为完成任务收“过头税”,造成经济“雪上加霜”;而在经济过热时,为不抬高基数搞“藏富于民”,该收不收,造成经济“热上加热”。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将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同时,收入预算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通过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或短收问题,如超收收入限定冲抵赤字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省级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执行中出现短收,允许增列赤字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弥补等。这些规定强调依法征收、应收尽收,有助于避免收“过头税”等行为,增强政府“逆周期”调控政策效果。
亮点三:规范专项转移支付减少“跑部钱进”
针对地方可自由支配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限定用途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繁杂、交叉重复、资金分散、配套要求多等问题,新预算法第16条、第38条、第52条等条款对转移支付的设立原则、目标、预算编制方法、下达时限等做出规定。
楼继伟说,新预算法重点规范了专项转移支付,如强调要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事项不得设立专项转移支付、除国务院规定上下级政府应共同承担事项外不得要求下级政府承担配套资金等,有利于减少“跑部钱进”现象和中央部门对地方事权的不适当干预,也有利于地方统筹安排预算。
亮点四:“预算公开”入法从源头防治腐败
与原预算法相比,新预算法首次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第14条对公开的范围、主体、时限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转移支付、政府债务、机关运行经费等社会高度关注事项要求公开作出说明,并在第92条中规定了违反预算公开规范的法律责任。
楼继伟认为,将预算公开实践成果总结入法,形成刚性的法律约束,是预算法修改的重要进步,有利于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而对于预算不够细化问题,新预算法第32条、37条、46条等多处做出明确规定,如强调今后各级预算支出要按其功能和经济性质分类编制。楼继伟说,按功能分类能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知道政府支出是用到教育上还是水利上;按经济分类则明确反映政府支出按经济属性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知道有多少用于支付工资,多少用于办公用房建设等。两种方式不能偏废,分别编制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预算有利于更全面理解预算是怎样实现的。
亮点五:严格债务管理 防范债务风险
相比原预算法,新预算法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套上预算监管的“紧箍咒”。楼继伟说,目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虽总体可控,但大多数债务未纳入预算管理,脱离中央和同级人大监督,局部存风险隐患。
按照疏堵结合、“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的改革思路,新预算法第35条和第94条,从举债主体、用途、规模、方式、监督制约机制和法律责任等多方面做了规定,从法律上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怎么借、怎么管、怎么还等问题。
亮点六:“勤俭节约”入法 违纪铁腕追责
针对现实中的奢侈浪费问题,新预算法对于厉行节约、硬化支出预算约束做出严格规定,如第12条确定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绩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第37条规定严控机关运行经费和楼堂馆所等基本建设支出等。
楼继伟说,相对于原预算法仅就擅自变更预算、擅自支配库款、隐瞒预算收入等三种情形设置了法律责任,且不够具体明确,新预算法重新梳理了违法违纪情形,加大了责任追究力度,在第92、93、94、95四条里集中详细规定了法律责任。如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规举债、挪用重点支出资金,或在预算之外及超预算标准建设楼堂馆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此外,如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将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
新预算法即将施行,贯彻实施如何不打折扣至关重要。楼继伟表示,关键要做好新预算法实施的立法配套工作。
他指出,中央层面需按照新预算法确定的原则及授权,抓紧修订预算法实施条例,研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资金支付、政府债务管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地方层面可制定有关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或者地方性法规。总之,要加快形成一套较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增强新预算法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为依法理财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问题一:什么是“预算单位”? 预算单位是指那些收入全部上交,预算支出全部由预算安排的一般 *** 部门中央预算单位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预算单位指中央各部委及财政预算单列的企业集团总公司;二级预算单位指财务直属于一级预算管理的二级机构,如省一级中央驻地方单位和(部属)大专院校本级等单位;三级预算单位指财务直属于二级预算管理的三级机构,如市、州一级中央驻地方单位和(部属)大专院校二级机构。
问题二:预算单位是什么意思 问题: 请帮帮忙
最佳答案: 预算单位是指那些收入全部上交,预算支出全部由预算安排的一般 *** 部门. 预算单位原则上分为一级预算单位,二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向市财政局汇总报送分月用款计划(并提出财政直接支付申请,此部分,简化流程后己取消)的预算单位为一级预算单位;向一级预算单位汇总报送分月用款计划(并提出财政直接支付申请,此部分,简化流程后已取消)且有下属单位的预算单位,为二级预算单位(特别情况可再逐级分为三级、四级等预算单位,下同);独立核算无下属单位的预算单位为基层预算单位。一级、二级预算单位的本级开支,视为基层预算单位管理。 上海市市级预算单位太多了,说也说不完,所有由市财政拨款的部门都是。
问题三:中央预算单位包括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实行一级 *** 一级预算,即分为(1)中央,(2)省、自治区、直辖市,(3)设区的市、自治州,(4)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5)乡、民族乡、镇,共五级预算。
所谓中央预算单位,即属于中央预算序列的机构。更为权威的描述,可以参考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中央预算单位’)……”
中央预算单位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预算单位指中央各部委及财政预算单列的企业集团总公司;
二级预算单位指财务直属于一级预算管理的二级机构,如省一级中央驻地方单位和(部属)大专院校本级等单位;
三级预算单位指财务直属于二级预算管理的三级机构,如市、州一级中央驻地方单位和(部属)大专院校二级机构。
问题四:预算单位和非预算单位的区别 ①机关性质的单位,应国家、市、区县编制委员会下发的正式文件,国务院或 *** 部门文件、或机关法人登记证书;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应出具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本(需要在有效期内),或国家、市、区县编制委员会下发的正式文件,国务院或 *** 部门文件; ②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正、副本均可); ③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其开户的证明文件; ④税务登记证(机关法人可不提供) ⑤法人身份证或单位负责人身份证。法人或单位负责人授权他人办理的,需出具授权书及被授权人身份证。
问题五:什么是省级预算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六十二条: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支出,必须按照本级 *** 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因此,在省级财政部门预算下,开展畅作的单位,如省属机关,事业单位都叫省级预算单位。
问题六:什么是单位预算内容求答案 高级会计师考讯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根据各单位职责、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反映单位资金收支、业务活动和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方向,是部门预算编制的基础,也是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
单位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单位的各项收入和支出应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使用。
行政单位收入预算包括:财政预算拨款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行政单位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是行政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其内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应遵循综合预算、优先保障、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项目支出预算是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按照支出性质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应遵循综合预算、科学论证、合理排序、追踪问效的原则。
事业单位收入预算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单位支出预算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自筹基本建设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其中,事业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基本支出预算是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内容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项目支出预算是为完成其特定的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项目按照支出性质分为基本建设类项目、行政事业类项目和其他类项目。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与行政单位相同。
8.8.2 单位预算编制方法
1.单位预算编制的一般方法
(1)基数法。基数法,又称基数增长法,是指以单位基期收支执行数作为参照依据,然后考虑可能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各种因素,在基期财务收支基础上编制单位预算的一种方法。前面所谓可能影响预算年度收支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变化、社会物价水平变动、工资标准和单位人员增减变动、各项开支标准和机构变化等。
采用基数法编制单位预算,相对而言比较简单、易于操作,但因有既成事实的特点,这种方法局限性大,不宜单独采用,可辅之以其他方法。
(2)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是指在编制单位预算时,不考虑基期情况或将基期设定为零,一切从零开始,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零基预算法是对所有支出项目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估,较好地克服了基数法的不足,使单位收支指标更加切合实际情况。
零基预算基本要素包括:决策单位、一揽子决策和排序。决策单位是零基预算的基本单位,也是基本预算单位。在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时,可以将一个项目作为一个决策单位,也可以将一个部门中的一个机构作为决策单位。一揽子决策,是指决策单位的管理层对所负责的业务活动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提供不同水平的服务所需要的不同经费支出的系列备选方案。排序,是指决策单位根据其职责,按备选方案对本单位影响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以解决在一个预算年度应该支出的金额以及支出用于何处等问题。
零基预算法的编制程序:
①确定决策单位。
②制定一揽子决策方案。包括:提出决策单位可采用的方案;预测不同方案所需要的资金量;对每个方案的服务水平进行分析。
③确定要选择的方案和支出预算数。
基数法和零基预算法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实践中,两者可以交替使用,互相参照。一般来说,零基预算法更适合编制项目支出预算。
(3)绩效预算法。......>>
问题七:什么叫预算单位存款账户? 预算内单位要开户不像普通单位开户那么随意,要财政部门批件才可以,预算内单位开的户叫预算单位存款账户
问题八:会计―什么是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为事业单位核算财政授权支付的财政拨款而设置的账户叫做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问题九:什么是地方及非预算单位 预算单位说白了就是财政和 *** 相关的单位,这些单位都是靠财政拨款方式进行生存的,非预算单位就是一般的企业单位了.
问题十:请问独立核算单位与预算单位有什么区别?多谢! 5分 一般来说所谓独立核算单位就是公司,因为公司要核算收益。老早的概念叫“自负盈亏”。
一些获得财政少量定额补助拨款的事业单位也可以定义为独立核算单位。而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就是全预算单位,比如一个托儿所的经费全部有财政拨款,那么这个
托儿所就是个预算单位。一些获得财政大部经费的差额拨款单位也应归于预算单位。
预算支绲ノ徊缓怂闶找妫而只核算预算拨款的使用与结余,并按期编表报告给同级或上级财政部门。
有一个概念,一个国家鸡年度财政收支打算都以造收支预算表的方式,并由人大或议会批准确定实施;所以财政收支也叫预算收支,由财政全额拨款支付的单位也叫“预算单位”。财政部门的任务与工作就是执行国家预算。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解答”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代玉]投稿,不代表友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ukai.com/cshi/202505-2122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友开号的签约作者“代玉”!
希望本篇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解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友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解答”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改解答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