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有哪两句话的新闻两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哪两句话的新闻两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新闻两则导语举例说明: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扩展资料:
新闻导语是一篇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主要内容,揭示新闻主题;或采取其它生动形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导语”是新闻写作的专用术语。导语的产生既与新闻写作的自身规律有关,也与读者的欣赏规律有关。
从其自身规律来看,新闻写作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这就需要用简短的语言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首先告诉读者。从读者的欣赏规律来看,读者阅读一篇新闻,主要是想了解新闻事实,而不是像阅读文学作品那样获得美感享受。
为适应读者这一心理要求,也需要尽快将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告诉读者。一般认为,新闻导语首先是由约翰·唐宁使用,并得到美联社总编辑梅尔维尔·E·斯通首肯的。1889年,唐宁向美联社发出了一条报道风暴灾害的消息。
一般说来,以凝炼的文句提示新闻要旨、吸引受众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就是导语。但也有复合导语,即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段落合成的导语的变种。
新闻消息的导语就像一个故事的开头,有趣、生动、形象、丰满就令人不能释手,就能吸引受众。所以我们写导语时,可以充分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白描等,使导语更加好懂、好记,从而使受众在对导语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接受新闻信息。
新闻导语按照其表现形式,大体可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复合导语等几种,由于其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在写作上所运用的手法也就不同。
参考资料: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 新闻电头部分交代了哪些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起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原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经过: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新闻电头部分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通讯地点和通讯时间,主要是为了说明新闻的真实可信。
新闻电头是说明消息来源的短语。一般用来说明新闻稿件发出的单位、地点和时间,如“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新闻电头作为新闻学中的一个概念,是伴随着电报在新闻事业中的使用而产生的。
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标题一般包括引标题、正标题和副标题;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也可以暗含在主体中。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关于“有哪两句话的新闻两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上官梓豪]投稿,不代表友开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ukai.com/cshi/202505-2192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友开号的签约作者“上官梓豪”!
希望本篇文章《有哪两句话的新闻两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友开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有哪两句话的新闻两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有哪两句话的新闻两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新...